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能源轉型怎麼做?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20191209]USR大學社會實踐「光明頂:陽明山公民電廠綠能新願景」計畫側寫影片,敬請觀賞!

中國文化大學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光明頂 : 陽明山公民電廠綠能新願景」側寫影片。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觀看!↓↓↓)...

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20191206]弱勢能源家庭節電志工培訓計畫

  主要由陳昱琪以及范鑫榆兩位講者,訴說宜蘭縣弱勢家庭能源福利計劃的相關內容、進展以及未來招募志工的輔導流程,之後讓出席的學者述說經驗以及問題,進行現場交流。 (講者范鑫榆的計畫解說)     此計畫的主要對象為「能源貧窮戶」,也就是每月基本生活所需油、水、電、瓦斯、能源開支占掉總收入的10%以上為計畫對象。計畫內容為檢視弱勢家庭用電合理性、盤點耗能家電,以便提供合適的節能改善建議,除此之外也檢視冰箱使用狀況,評估汰換需求,還跟在地志工協同來協助弱勢家庭解決電力消費問題。   弱勢家庭常見的能源問題在於照明、冰箱、空調等設備老舊、延長線纏繞過多引發耗電問題,也衍生出了安全疑慮,這時團隊就會找出問題提供修正方案。另外一方面,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與陽光伏特家合作,來幫助醫療院所或是教養院進行節電幫助,藉由雙方的合作將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預計明年就會有實際的計畫在偏鄉部落推行公民電廠,改善災害後所面臨的斷水斷電情形。范鑫榆表示在蘭嶼地區因為遊客量上升以及用電情形增加的狀況下,設想與陽光伏特家合作,用太陽能發電的方式取代台電原先計畫增設發電機組的構想,另外已經施行的地區-桃園復興鄉,募集120kw的太陽能板供應當地住戶充足的用電。  ...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20191201]參與全國社造會議:社區夥伴北投真善美照顧協會談本校USR計畫

  於2019年11月30至12月1日,在公務人員人力發展中心-福華會館,參與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社造會議」,討論北投真善美照顧協會黃許銘理事長參與2019年全國社造會議報告USR未來改革方向。 本計畫協力夥伴黃許銘理事長在與本校合作後,於社造會議發表與本校合作心得如下: 社團法人台北市真善美安全照顧協會/黃許銘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真善美協會,小小提議,我過去當過里長,八年兩屆,現在投入社區營造,我要…我們主題是針對世代,我要替青年人講個話,我1972年出生的,我感覺每個世代都有酸甜苦辣,沒有草莓族,現在年輕人出生就是有手機,滑世代,出生就被壓抑。我很榮幸文化大學有找我去分享現在大專院校,青年人又分成在校生或非在校生,現在講的90後。我參與他們…教育部有個大專校園社會責任實...

[20191130]課程培力:參與青年署所辦理之「青力啟動」國際志工論壇

  本次活動,本計畫陳潁峰老師帶領大四學生投入國際志工論壇的「技能專長」分享論壇,了解到許多青年人如何利用志工活動活化人際連結與訂立人生志向,甚至發揮自己的才華貢獻社區。在本場次,有三個團體分享了心得。分別是以下三個機構: 1.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臺   鼓勵大家投入業餘5%的時間貢獻專業技能,解決社會問題及創造嶄新價值。 2.  Cofacts真的假的 打擊謠言的始祖工具,每週約有250則新訊息、每周有210人發新訊息到「真的假的」資料庫。 3. Skills for U 號召臺灣各地擁有各種技能的青年朋友一起參與技能公益行動。 在場青年志工的分享給了同學很大的動力,陳潁峰老師亦利用此機會介紹了本校的USR計畫,所率領的五位同學未來也會分別於在本計畫中與北投社大、北投真善美照顧協會、陽光伏特家等團體合作,一起為社區的能源福祉努力。  ...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20191114]舉辦「綠能轉型工作坊」邀請蔡雅瀅律師與談

於108年11月14日本計畫「綠能轉型工作坊」邀台灣蠻野心足協會的蔡雅瀅律師,介紹台灣能源現階段的狀況。  (綠能轉型工作坊-蔡雅瀅律師現場解說) 從節電1度可以實際省下5度電,到再生能源選址上的環境議題等,使USR計畫成員進一步了解台灣能源的概況及堅定USR的意義與貢獻,持續為地方綠能轉型努力。 其中對於綠能有可能引發環境風險的問題,蔡律師認為天然氣電廠使發電風險降低,但即便是綠能電廠也得選擇好位置,否則會破壞當地的文化以及生態,並引發工業輸配電網在投資綠能電網落後等相關問題。 以上問題,使計畫工作人員更能在社區經營時,把握問題焦點,力求維護地方利益。 (蔡雅瀅律師與現場出席者合...

[20191114]專題講座:台灣能源二三事

於108年11月14日【能源政策與資源管理】課程邀請台灣蠻野心足協會的蔡雅瀅律師,介紹台灣能源現階段的狀況。             (蔡雅瀅律師引導修課學生對能源的認知) 從了解發電配置與發電量占比等電力基礎簡介,到發電之後所產生的低階廢料及核四存封數十年啟用與否的後續發想問題,使聽課學生進一步了解台灣能源的概況及未來能源的走向。 其中提及之核電廠議題,闡述現況下的台灣法律與實務面都未具有良好的配置,包括了立法上的偏頗,核能發電的未實際規範,以及廠房裡存在著包含爆炸與管線配置錯亂等大大小的問題,發揮專業知識的效用,利用溝通宣講的角色,提升修課學生認知及引領了解能源工作背後的二三事,以便日後能更好的評判台灣能源的...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20191108] 社區訪談:新北市新店區中山里里長潘威志訪談

新店區中山里長期身為新北市低碳績優社區,2016年獲得全國績優據點前10名,今年(108)年更成為新北市舉辦低碳認證師培訓的主要場址(三重順德里、樹林樹興里、新店中山里、淡水鄧公里),中山里內中山公園充滿各項綠能設施(飛輪發電、風光魚菜共生..等),究竟新北山中山里是如何作到了不起的成就,本計畫為推廣綠色能源與社區結合,因此前來拜訪新北市新店區潘里長,請他分享推動社區綠能的心得。 (圖為颍峯老師與里長合影) 原先從事工業設計的潘里長表示新北市政府(環保局、城鄉局、經發局)其實都有各種關於社區營造與低碳規劃的課程,其中環保局的各項培訓與補助相當多元,包括:雨水蒐集、社區規劃、太陽能規劃師等,由於他勤於參加此類培訓活動並申請政府資源,因此得以利用公所管道將中山里變成美...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20191024] 課程學習:示範風機及太陽能裝置的組裝與展示

108年10月24日陳世榮老師於【能源政策與資源管理】課程,帶領學生至大成館三樓陽台空地,介紹綠色風機及太陽能發電組的組裝與功能,及未來裝設綠能實際用途及目的。 (世榮老師正在講解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板的組裝方式) 老師表示,這些綠能裝置代表學校投入地區綠能轉型的決心,並希望藉由綠能裝置的完成,可以發揮示範作用。 未來請里民來參觀與了解後,希望居民能樂於加入能源轉型。講解後,同學分組分別負責風機與台陽能版的組裝,在手動組裝過程中,同學對於綠能裝置進一步的了解,並期待未來能承擔與社區居民溝通宣講的角色,以求提升民眾的需求與認知,藉由以上活動,文化大學已能發揮專業知識的效用,引領社區了解能源問題,並鼓勵社區自主掌握能源生產,達到大學服務社區的USR精神。 ...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20191021] 專題講座 : 陽明山的地熱發展

於10月21日有幸邀請海洋大學地熱團隊的王守誠老師進行專題演講,講述地熱發電的過往、發展以及效益及困難等。 王老師首先詢問大家,有哪些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比化石燃料還要便宜,經過老師講解,比化石燃料發電成本低的再生能源有數種,而地熱發電的均化成本更是接近化石能源的下限,且地熱發電的容量因子相當高,有80%~90%等於是說一天24小時當中,有2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能夠進行發電,是離岸風電的2倍,更是太陽光電的5倍,可以提供穩定的能源需求。 王老師也說明台灣的地熱資源相當的豐富,台灣地熱開發的優勢有台灣位於最年輕的造山帶、火山活動受隱沒帶控制、溫泉資源豐富且年降雨量豐富等,對於地熱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條件。 (講師在講解地熱發電的優勢) 王老師舉例在阿拉斯加的Chena溫泉...

[20191017] 講解台灣水的環境治理

陳世榮老師利用【能源政策與資源管理】課程,特別邀請台大游進裕講師,介紹台灣的水環境治理的經驗。 講師明確點出地方治水的問題所在,及未來應對極端氣候與最根本治水心態,使聽課學生進一步了解水環境對台灣的重要性。 (圖為游進裕講師本人) 講師首先從2009年莫拉克颱風說起,提及台灣西部平原地層下陷的問題,最後談到區域規劃的重要。然而,所有這些科學的量測與建議,最後都必須回歸民眾的需求與認知,如何透過開放與參與,讓大部人的意見都能融入地區環境與國土規畫,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是游老師強調,治水必先治心的原因,有正確的治理心態才能建構有效治理,以上均使同學對治水問題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游進裕講師在為學生們進行演講) ...

[20191014] 社區經營:拜訪陽明山湖山里里長

本日陳世榮老師與助理蔡宇軒至湖山里里辦公室拜會里長李秋霞,持續討論雙方合作事宜,摘要重點如下: 一、湖山里里長首先就今年年底前舉辦的社區活動進行說明,並希望提供學生參與機會,協助執行領隊與導覽工作。陳老師表示歡迎,認為這樣的支援與合作將有助於行政管理學系學生在課業學習之外,了解地方基層需求與運作,並透過實際與民眾互動與交流,促進本校與湖山里的合作關係,增加學生的群眾溝通能力,同時為社區帶來青年人的活力與創意。 二、持續討論有關中國文化大學協助湖山里拍攝觀光短片的細節。李里長希望短片內容能從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時期「陽明公園」的起源與變化談起,再帶入將來湖山里的社區發展。因此,必須大量借重歷史資料與典籍的使用,同時仍運用空拍手法拍攝觀光景點與社區經營與亮點。如此,這部短片預期可...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20191004 ]場域勘查:介紹文化大學貨櫃屋綠能示範

教師陳世榮利用【能源政策與資源管理】課程,將課程活動移至文化大學綠色貨櫃屋,介紹修課學生了解綠色風機貨櫃的結構與材質,及未來裝設綠能實際用途及效能,目前預計安裝風機一台以及太陽能板若干片。課中,老師以問答的方式,使修課學生思考在示範效果上需要注意那些訊息說明。也就是說,這一示範場址的功能在於引導更多陽明山里民參與,那麼里民最想知道的訊息是甚麼呢?經過同學們的換位思考,提供諸如裝設費用、省電度數、連通機具種類等訊息,應該同時張貼於貨櫃屋旁,以發揮示範效果。預計以上訊息提供方式,將列入課程設計單元,請同學參與製作,在甄選優異作品後做實際運用。  (中國文化大學校園內之綠色機貨櫃) (陳世榮老師正為學生講解未來綠能裝置如何搭建在綠色貨櫃屋上發揮示範效果)...

[20191007]參與蘆荻社大分享「新北市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的創生經驗

本次參與蘆荻社大分享「新北市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的創生經驗,從三位講者的講述,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角度去檢視、去發想我們綠能可以發展的形式。 蘆荻社區大學主任秘書─劉珈妮女士,以蘆荻社大能源之旅的影片作為導引,內容當中包含蘆荻社區大學帶領他們的學員去各地,包含清水地熱、峰景翠峰社區等地,以親自去實地的方式,增進蘆洲地方的住民更加了解綠能(再生能源)的現況與發展,告訴一般庶民,其實綠能並不遙遠,而且在都市的屋頂建置太陽能的方式,不但可以減少能源在運輸過程中的消耗,更可以把農地、公園綠地留下來。 (劉珈妮女士將以往戶外教育做成影片分享) 新北市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經理─鄭婉伶女士,以電怎麼來做為開頭,說明能源來源包含水力、風力、地熱、太陽能等,並帶領合作社的學員搭遊覽車...

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20190926]課程講座 - 社區大學在能源參與式預算中的重要角色

本計畫陳潁峰老師於9月26日邀請永和社區大學講師張品至中國文化大學演講,此場講座共有學生31人參與。 此場講座由講師張品講解關於中永和地區地形、永和瓦窯溝與永和社區大學在綠能參與方面的情形,講師先由永和地區的歷史起源介紹起,再延伸至永和地區的發展現況與綠能使用概況,透過此場講座不僅讓系上同學對中永和地區及瓦窯溝有更深層的認識,且未來系上學生將會藉此機會與永和社區大學進行課程上的配合,透過社區大學的管道協助學生與居民互動、互助學習,並針對永和瓦窯溝進行文史調查,藉由訪問當地耆老、參與當地活動的方式最後將調查結果彙整為完整的報告。  (圖為講師針對永和地區現況及社區參與情形進行講...

[20190922] 非核亞洲論壇-用綠能帶動地方創生的願景

本計畫成員陳潁峰老師與USR助理蔡宇軒,於此次國際會議中,得知如何使地方社區民眾的平均每人負擔降低,並且更加樂意於參與此陽明山公民電廠之計畫的實際做法。並於此次會議中會晤了各界綠能人士,並了解其對於包含地熱、小水力等綠能未來發展可能,對於汲取經驗並串連業界經驗獲益良多,對於未來社區推動綠能大有裨益。 本計畫合作夥伴「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博士,也在會議中向眾人演說何為「眾力發電時代」以及如何使其發生於現在。首先,用數據告知眾人目前台灣太陽能所生產的電,已超過一座核電廠的供電量,以及其所造成的減碳量,在此背景下,看似只要讓民眾加入就能更容易達成無核目標,然而就現實層面而言,要民眾蓋得起太陽能電廠,猶如天方夜譚,於是,為解決此問題,惠萍博士與其夥伴創辦了陽光伏特家─台灣第一個綠能公民...

[1080921]參訪「太陽房子」: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

本計畫成員陳潁峰老師、林作賢老師與USR助理蔡宇軒,此行藉由參與永和社大舉辦之活動,了解普通民眾對於綠建築與綠電發展現況,並與參與此次會議之綠能界人士交流,以得知目前綠能界之現況,以及其如何成功的向社區進行推廣、行銷,明白其中的利弊。 經此行了解民眾需求及疑慮後,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克服及排解,以利之後進行社區推廣可能會遇到之問題,並經綠能界人士得知如何進行與政府的交流,以利一切設施安裝程序合法,並確保民眾利益。 (圖為永和社大召集人向眾人說...

[20190919]大倫館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可行性評估諮詢會

2019年9月19日,由陽光伏特家陳惠萍講師說明大倫館裝設太陽能板可行性,述說大倫館的屋頂平坦且無遮蔽物,地理條件上很適合做太陽能板的裝設,而且鄰近的陽明教養院的屋頂也有裝設太陽能板,有了先例,在大倫館的屋頂裝設的可行性將會增加,北部的光照相對於南部時數其實相對較少,但這樣並不表示北部不能夠裝設太陽能板。 大倫館的屋頂寬廣、平坦、無遮蔽物的種種條件是適合裝設太陽能板的,唯因為在山上的氣候因素可能會影響日照的時數,在此條件下,太陽能發電相對不利,不過大倫館屋頂估計可以裝設900多片的太陽能板,在這樣的規模下也能夠有一定的發電量,同時由學校裝設太陽能板也能夠在陽明山發揮領頭的角色,發揮示範效果。 (圖為:師生與陽光伏特家陳慧萍小姐合...

[20190828]公民蓋電廠!參訪「老憨兒家園」公民電廠

 8/28早上8點半,大家在台北火車站集合,搭車至活動的主場地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在遊覽車上聽取簡單的介紹。 到達會場之後,我們與參加民眾到了一間寬廣的活動空間聽取主婦聯盟與陽光伏特家的講師介紹這一座公民電廠出現的背景,當綠能結合公益,照顧弱勢並展現社會功能。此外,在演講中也有提到台灣許多綠能發電的成功案例比如說彰化台西村、新香蘭部落等等,讓我們知道綠能不光可以拿來做使用,站在公益的角度更是能讓小愛化做大愛,在發電之餘也能同時照顧弱勢族群。  演講結束之後,我們便開始太陽能板裝置導覽,透過人員的悉心解說,讓我們與民眾了解到太陽能板的結構及運作的方式,並說明裝設太陽能板的好處,如可以遮陽降低屋頂溫度等,一些額外的效益。  最後,我們與大家一同用餐,交流今天所看到的知識,也讓我...

[20190725]實地探訪大倫館頂樓

7月25日,早上十點多,天氣非常晴朗,在連一片雲都沒有陪襯的湛藍藍天下,本計畫陳潁峰老師、行政助理、大倫館宿舍舍監及陽光伏特家的技術人員柯建佑,一同前往大倫館的頂樓進行太陽能板裝設適性的場地勘查。 在頂樓,踩著寬廣、平坦的水泥地,逐步踏實地勘查,也因為頂樓沒有遮蔽物的關係,在場地勘查的過程中四人直接的投入太陽的懷抱,不過四人並不因為太陽的寵愛而打退堂鼓,反而覺得如果能善用這太陽的光與熱會對學校來說是有好處的,寬廣、平坦且沒有遮住太陽的遮蔽物的頂樓,就建築本身這應是裝設太陽能板不錯的選擇。 在場勘途中,為求精確評估陽明山日照狀況,陳老師表示鄰近的陽明教養院屋頂亦安裝不少的太陽能板,計畫詢問陽明教養院頂樓的發電經驗,為學校帶來有益的回饋。在場勘完屋頂之後,同行的四人也在舍監的帶領下,在宿舍內進行用電狀況初步的了解,於大倫館宿舍勘查完之後,三人與舍監道別,也感謝舍監的全力配合。 接著前往學校行政單位的總務處,與學校行政端的牛東楷技師進行交流,在約半個小時的交流,討論建物圖樣與校內饋線相關細節,牛技師從學校方角度的考量點,提出一些意見如裝設之後的維護成本、裝設之後的運作模式以及經費的來源等等,而伏特家的人員也提出一些方式與想法,於尾聲的時候,牛技師說學校行政端願意配合,也口頭允諾,若陽光伏特家的人員能夠針對學校內宿舍裝設太陽能板一事做出簡報,學校總務處單位可以安排總務長及其他總務處的各組長聆聽,並進行實際的討論,這個結果讓三人相當驚喜,這應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結果。 在總務處拜訪完之後,由陳老師引導拜陽明教養院,雖未有任何事前通知,沒想到院方人員頗為歡迎,帶著三人一同到教養院的頂樓參觀太陽能板裝置,能夠看到太陽能板的實際運作與數據,對於大倫館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一事可以有更多的事前資訊,因為地理位置相近所以相當具有參考價值,讓今天的勘查活動有了豐碩的收穫。 於今日這場這場場勘活動,可以知道文化大學內的大倫館,其屋頂平坦且沒有遮蔽物單就建築物本身很適合裝設太陽能板。於總務處談話時,初步認知上,校方也站在支持的角色。鄰近的陽明教養院屋頂上也有裝設大面積太陽能板,也對大倫館裝設太陽能板一事增添了一些可行性。  (圖為...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20190722]拜訪大屯里張天恩里長

2019年7月22日下午陳世榮老師與吳東陽助理前往拜訪陽明山大屯里張天恩里長,以持續深化本計畫的功能與目的,瞭解並探詢里民營生型態、氣候災害威脅以及裝設綠能之可行性與意願。 談話過程相當活絡與熱烈,由於抵達里活動中心時大雨傾盆,陳老師首先詢問天災、大雨等是否對大屯里有造成嚴重災情,里長表示在山上常常會下大雨,前幾年也曾有過土石流,但大型的嚴重災害其實並不常見。張里長也表示,大屯里原住民主要以從事山園農務居多,主要農產品有產橘子與竹子,且大屯里擁有品質優良的山泉水可以使用。大屯里範圍相對較大,里民人數相對較少,山腳下新移民與里的互動不多。每月會有組織清掃隊花費數天的時間進行里的環境維護,也有共餐活動,希望藉由這些在活動,讓里民可以聯絡感情,是里的活動中滿具有意義的定期活動。 里長...

[20190510] 能源轉型工作坊:儲能與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現況

在108年的5月19日,我們邀請到台灣經濟研究院綠能與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林若蓁博士到場分享目前台灣相關儲能設施,以及氫燃料電池現況。 若蓁博士分享台灣目前儲能設備的種類,以及較為普遍使用的儲能設備的使用情況。 所謂氫儲能技術,即是將多餘的電力可用於製造可無限期儲存的氫氣,然後在常規燃氣發電廠中燃燒氣體發電,或用於給家庭供熱。電解制氫效率很高,目前能達到80%的電能轉化率,此外,氫能夠在利用方面提供多種解決方案,且能夠滿足大規模、長時間儲能的需要。目前,氫儲能技術如果細分的話,則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電轉電技術(Power-to-power,PtP):指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儲存起來,需要時再重新轉化成電能的過程。 2.電轉氣技術(Power-to-gas,PtG):...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20190430] 舉辦北投社大講座

在2019年4月30日,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北投社區大學一同舉辦一場公民綠能培力講座主題是「綠能教你省錢的撇步」,邀請陳信宏講師在北投社區大學202教室進行演說,旨在宣達如何有效的節省電費及節能省電。 在演講的一開始,由USR的助理及陳潁峯老師先後為社區大學學生進行開場介紹。  (USR助理開場介紹) (陳潁峯老師接著為演講介紹) 接著,由講師演講,其說道台灣單位電費在全球之中算是相當低廉的,不過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民眾來說,每一次電費單寄到家裡後都會感到有些負擔,既然如此,那要如何節能節電又有效的節省電費呢? 講師大致上講了幾個部份與幾種省電方式 : 1.  電費的節省主要有兩個部分,分別是節能(節省用電度數,如設備更換、加裝節能控制器)與節費(每度電費最佳化、調整電費契約策略)。 2. ...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20190426]中山新村場勘

4月26日下午,文化大學的陳世榮老師、陳颍峰老師、逄霖生老師,與北投社大唐坤正老師還有萬華社大的粘仲林老師,跟李秋霞里長一同探勘中山新村。 因與李里長接洽後,中山新村場地里長希望可以增加雨水回收系統,結合灑水系統進行花圃澆灌並於中山新村建築物屋頂添設太陽能板,進行發電。 探勘時,雨水回收系統的部分,唐坤正老師帶領各位於中山新村場地勘察,發現中山新村場地建設時有設置滯洪池,滯洪池就可以作為雨水回收的蓄水設備,只需另外結合灑水系統及可以完成;電機系逄霖生老師認為可以新增水塔進行蓄水,水塔可以放置於前方草坪。 另外,太陽能板裝設,可以規劃於中山新村屋頂裝置太陽能板,供給建築物部分發電。 此次場勘期盼未來對於湖山里能夠擁有實質的幫助,增加湖山里在地理民的福祉。 ...

[20190416]北投社大綠能課程會議

2019年4月16日,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陳惠萍小姐、主婦聯盟執行長陳人和先生、副執行長吳心萍小姐、北投社大謝國清校長、陳淑玲主任秘書以及文化大學陳世榮老師、陳颍峰老師,於今日大家一同討論未來在北投社區大學開設綠能課程的想法及實踐方式。 討論的內容可以初步歸納出一些方針: 1.    綠能課程: 討論主婦聯盟為北投社大規劃的綠能課程相關內容,課程內容設計希望以長期規劃為目標,第一年的課程會安排較為貼近生活的課程,培養學員綠能、節約等等觀念。第二年課程會帶入實作,最終目是希望可以建立地方性能源基地。 2.    社區居民參與方式: 關於地方民眾參與方式,除了社大課程參與外,穎峰老師提供了另外...

Page 1 of 1912345Next

Share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