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能源轉型怎麼做?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能源轉型,從你我做起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在地智慧,多元創新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社區綠能,邁向永續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你我都是綠能行動者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20200515北海岸實地探勘工作坊】


    515日文化大學-共創光明頂USR計畫舉辦「北海岸實地探勘工作坊」,由文化大學陳潁峰老師、萬金石社大王主任、農會代表游先生帶領,與許多金山、萬里社區工作者共同參與本次的工作坊,活動內容以深入了解金山、萬里社區、農場與在地居民的需求為主軸,共同探討在地問題與解決規劃。
   目前金山、萬里地區面臨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在地農業產銷」,希望藉由共創光明頂USR計畫的投入,為在地的農業找尋新的行銷通路或為農民找到更多的幫手來推動與深耕,期待未來由產地做起,帶動在地社區夥伴合力發聲將訊息傳遞出去,一同推動在地產品行銷,讓萬里金山特色農產品被社會大眾認識接受,進一步也可讓投入師生了解食農教育外,也培養增進應變解決力、食安知識力、產銷履歷必要性之知識執行力,未來規劃透過場域實踐與實地學習讓大學社會責任開創金山萬里農業的新價值,若發掘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未來的生力軍。

圖一:與遠足農場負責人了解目前現況與規劃

圖二:陳潁峰老師、萬金石社大王主任與當地社區民眾討論改善方向

圖三:實地勘察現場狀況

圖四:共創光明頂USR計畫-北海岸實地探勘工作坊合影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20200508]北投社大"節電創能工作坊"-低碳生活從吃做起

  [20200508]北投社大"節電創能工作坊"-低碳生活從吃做起

    北投社大和主婦聯盟一起合作舉辦節電創能工作坊,第一堂課程於2020年5月8日在北投社大舉辦的「低碳生活從吃做起」,主要是希望不同年齡層都能更加瞭解節電跟創能的重要性,並且更加熟悉生活當中各項省電的方法。
    一開始到北投社大時,受到北投社大校長的歡迎,先介紹北投社大的簡介並帶領我們參觀位於北投社大頂樓的太陽能板,也講述有關綠能知識和北投附近的歷史資訊,再來就是介紹北投社大的自然資源和植物,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隱約聽到鳥鳴聲和一些生物的聲音,由此可知,這裡的生態適合生物們居住,並讓這裡充滿鳥語花香的感覺。
    到了矚目的課程時,教室裡座無虛席,課堂的一開始先讓彼此學員認識,每個人都是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有些是退休的民眾、軍人退休、家庭主婦、因應疫情另找學習新知識的民眾,還有我們這群文化大學的師生們。課堂上老師教導學員們認識主婦聯盟的起源和如何看電費單,還有一度電是如何算出來的,並透過輕鬆趣味的賓果遊戲來瞭解電費單,讓課堂充滿不一樣的學習風氣,獎品還有環保的洗碗工具,讓短短的2小時課程變得更加充實。
    本次活動主要是要讓民眾們更加瞭解節電創能的重要性,生活周遭有各項節電的方法,隨手一做就能減少碳排放量,並且能節省不必要的用電,也能夠讓荷包不會大失血。也藉此次活動讓不同的年齡層可以更加瞭解節電創能的重要性,讓不同年紀的族群互相合作探討,為自己的生活圈盡一份心力,也創造社區和大學合作並讓永續生活帶到更廣的層面。

圖一:北投社大校長介紹太陽能板給學生們聽
圖二:老師陳淑宇教導學員各種家電耗電程度的算法
圖三:陳淑宇老師和學員們的團體合照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20200505]【十萬年恐怖怪物哪裡去?綠盟與文大永續中心推「核影展」】

           [20200505]【十萬年恐怖怪物哪裡去?綠盟與文大永續中心推「核影展」】

                                                                                                                                                                                                                                  蔡文培/文字、攝影


在芬蘭的地底深處,幽暗森冷的隧道貯存高度放射性的核能廢料。為了封印這些人類製造出來的恐怖怪物,工程必須絕對堅固安全,安然度過至少10萬年。即使如此,我們真能確信這樣就沒有問題?封印的警示真的能夠阻止後世人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們是否為後代埋下了無可挽回的災難?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中國文化大學永續研究中心合作,共推「核電影」影展系列講座。首場於55日展開,會中播放2009年榮獲各國多項紀錄片大獎的《核你到永遠》(Into Eternity),並邀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講師陳詩婷,帶領同學解析電影強調的核廢料議題。

 《核你到永遠》為丹麥導演麥可麥德森(Michael Madsen)於2009年於芬蘭拍攝的核廢料議題電影,並於各國斬獲多項影視大獎,其中包括「瑞士真實影展國際競賽首獎」、「巴黎國際環境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歌本哈哥國際紀錄片影展觀眾票選獎」及「阿姆斯特丹國際影展最佳綠色紀錄片獎」。電影講述,受限於目前科技,人類只能將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廢料貯存,以免危害生態。此外,根據多數研究分析,核廢料分解至大自然需十萬年之久。

    以目前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來看,各界皆無法肯定十萬年後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展。也許屆時人類會因為戰爭、飢荒、疾病等因素,文明回歸原始,並誤觸危害生態的核廢料。因此,芬蘭實施安克羅(Onkalo)計畫,建設全世界第一個永久核廢料貯存場。盼應對數世紀後,未來文明誤將核廢料釋放,或因其他原因,導致核廢料外泄的可能性。另外,貯存廠將分四階段建設,預計於22世紀初完工。

 陳詩婷映後向同學科普,幾乎所有物體都帶有輻射,如一根香蕉約有0.07微西弗,而高階核廢料輻射量約為天然核輻射背景值(0.05)的「一億倍」。若未來核廢料外泄,將以無色、無味型態遍佈各地,影響生態。電影最後也提出,核廢料究竟該透過標示,讓後人知曉此處的危險。或是埋在變動較穩定的地底,當作雲消霧散呢?參與同學各有所選,也分別表達對該議題想法。「更傾向核廢能煙消雲散。」參與影展學生郭振浩分析,即使如古埃及金字塔般,設下關卡阻礙探險者。不過也因此激起後世的好奇心,以致欲保護的事物公諸於世。倒不如參考阿茲特克文明的金字塔,隱密於熱帶雨林,也不做任何標示,更有隱蔽、貯存的效果。除了核廢料處理的問題,核能發電廠也有建設時間、風險及經濟成本過高等問題。因此,全世界於近十年,核電廠數量沒有明顯增加。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20200502]課程交流&社區經營:社會企業管理課程與USR計畫社區實踐分享


[20200502]課程交流&社區經營:社會企業管理與USR計畫社區實踐分享


社會企業管理課程與USR計畫社區實踐分享


    52日陳潁峰老師拜會王振軒所長,並藉著王教授社會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學分班的課程,簡單推廣宣傳了本校USR執行的方向與未來願景,潁峰老師也分享了執行過程中所歷經許多複雜與困難重重的問題,如:老師要如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各個場域去實際找出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和社區互動時,我們要以什麼方式去看待社區、校內老師、學生和行政方面等相關問題都是極大的挑戰。
                                陳潁峰老師簡單推廣了本中心USR執行的方向與未來方向

      因此我們也希望藉由本次課堂中的介紹與討論,讓我們有機會與參加學員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夥伴關係,營造USR的創新生態,未來不論是本校、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社會企業、CSR都有連結資源的需求,要如何學習懂得善用地方、民間、產業的資源,將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所以期待文大USR團隊與在座學員,能一同為台灣永續能源發與大學社會責任展注入新力量。
                                                    陳潁峰老師與楊志誠老師合影
                                                      陳潁峰老師與學員大合照

[20191212]公民綠能培力講座:北投社區大學社區能源培力課程協調會


[20191212]公民綠能培力講座:北投社區大學社區能源培力課程協調會

    為深化社區能源課程,主婦聯盟已在10月正式在北投社大開啟課程,邀集北投地區對能源轉型或在地文史有興趣的人士(如專家、社大老師、NGO等)討論與發想,而本日討論的主軸有二:一是我們鑑於蘆荻社大與淡水社大推動綠能的成功經驗,我們計畫嘗試與北投社大合作,主要在於北投社大具有能源轉型豐富的師資,如主婦聯盟志工的參與,將是推動地方能源轉型的潛力;二是北投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而且地熱在能源上的功用多元,相當具有效率,可以從家戶做起。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如何將能源相關事務融入大學課程,並與北投社大的能源課程做結合,算是不錯的嘗試。
                          文大USR 陳潁峰老師主持會議,討論社區能源課程現況

    為讓社區民眾了解本校在社區能源轉型所作的努力,本計畫老師亦羅列出去年同學所作的各項關於能源轉型的研究,包括三重峰景翠峰社區的能源感知,同學在進行能源體驗課程後在學習動機、職涯規劃等所產生的反應,本計畫特別將這些學生參與課程的反應提供給社區參考,作為未來規劃青銀共學的基礎。由於我們將與學校課程結合,但能源議題具有一定的知識門檻,如何讓課程變得有趣,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不過,參與者皆從自己的能源經驗出發,各自提出對能源見解與藍圖。其中,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對於能源知識很重要,讓學員了解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增加對地方小型發電更有感觸。
               北投社大校長謝國清說明目前社大各項課程狀況

    然而,回到如何讓大家對能源有感這面向上。不可諱言的是,我國能源因為眾多結構性的因素,導致公民對能源議題無感,甚至認為與生活太過遙遠。因此,如何將能源日常化、故事化與在地化亦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不過,多數人認為即便從家庭節電、認識家電等家庭經濟議題,做到接地氣,培養大家對能源有興趣,是目前大家從事能源轉型上的重要觀察。又或者,也可以將能源帶入不同的形式(如:夏令營、科學營等),將能源主題化亦是重點之一。

    會後夥伴們並一同參觀建置於社大屋頂的太陽能設施與其監控系統,與會者對於北投綠能生活化的潛力相當振奮,本校新聞系學生亦代表文化一週前來採訪北投社大在能源實做上的重大進展。

     總結來說,今天的討論相當熱烈,很重要的共識是,如何以「接地氣」的方式串接包括北投地熱在內的多元能源與能源轉型的生活連結,並推動地方性的能源想像;舉例來說,結合較平民化的課程(如閱讀電費單..等),以及與國高中合作,這樣建立網絡的方式,讓參與者有動機、有熱情、有想法,會是推動地方能源的重要拼圖。

                  與會者參觀北投社大屋頂的太陽能設施
               與會者參觀太陽能設施監視面板,了解到北投社大的發電設施,
                一天發電可供一戶四口之家一個月用電使用
               設於社大一樓的太陽能發電產量監視面板

Share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