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能源轉型怎麼做?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能源轉型,從你我做起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在地智慧,多元創新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社區綠能,邁向永續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你我都是綠能行動者

深耕在地社區,打造轉型人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20180430][能源轉型工作坊:台灣太陽光電政策與綠能社會企業]

       今天本計畫邀請到能源局陽光講師粘仲琳及陳惠萍兩位蒞臨本校,為文化大學行管系學生進行「陽光講堂」,學生從前也是不甚瞭解此項目,但看到講師細心講述簡報內容,並且經過講師的講解過後,同學們紛紛在自己的筆記上面寫了諸多心得及想法。
        說明政府現行的太陽光電政策如下:
一、從認識太陽光電開始及四種組成示意圖。
二、類型則有三種:獨立型、市電併聯型、混合型。
 (一)獨立型主要為了供電負載及蓄電池充電,自給自足。
 (二)市電併聯型是三者之中應用最普遍。
 (三)混合型則是搭配雙向變流器及蓄電池。
三、設置型式有三種:地面設置、屋頂設置、與建築物整合設置(BIPV)
四、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有六項項目:推廣目標、設立基金、併聯與躉購義務、示範補助、排除土地限制、躉購費率。
  主要是為了「推廣再生能源利用,增進能源多元化,改善環境品質,帶動相關產業,增進國家永續發展。」
五、配套措施—綠能屋頂全面參與
    (一)核心任務
        1.加速民眾參與設置。
        2.全額躉購、優先自用,餘電饋入電力系統。
        3.形成區域電力供應體系,補足集中式微電力系統弱點。
    (二)處理做法
        1.透過修法,給與友善參與環境。
        2.提供單一窗口。
        3.中央與地方緊密合作,並提供多元誘因,提高參與設置意願。
  4.建立永續營運支援模式,穩健持續運行。
    (三)最終目標
        1.達成非核家園,增強綠電效益。
        2.改善空氣品質及美化屋頂市容。
        3.提供就業機會。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20180429][課程講座:311之後日本再生能源發展與國際趨勢]

  本計畫成員陳潁峰老師、林作賢老師與合作單位代表(陽光伏特家陳惠萍、能源局陽光講堂講師黏仲琳)於本日一同拜會陽明山下的聖山里吳三勇里長。吳里長熱心公益,深為里民敬重,更特別的是吳里長家中已裝設兩片太陽能板,積極身體力行綠能環保,是十足的里民表率。


[20180429][課程講座:311之後日本再生能源發展與國際趨勢]


  4月29日,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別從日本引入珍貴的再生能源紀錄片,並製作中文字幕,在台灣大學霖澤館進行首映與討論會。本計畫成員陳潁峰老師帶領行管系十數位學生前往觀看並參與論壇,有不少參與者一起認真的聽完全程。影片中紀錄了日本、德國與許多歐洲國家社區居民,以全員參與的方式結合地區資源優勢發展再生能源,尤其是福島受災區居民,更是堅定不移投入綠能以避免慘劇重演。這次的紀錄片對我國的再生能源發展有重大啟發,亦即:在此轉型關鍵時刻,各項雜音並起是必然的,但唯有堅持「非核家園」步調,全力扶植社區投入自主節電與發電,才能跟上國際潮流,避免被國際淘汰。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20180418][廣播專訪:陽明山社區能源與其正義課題]

  為了推動社區能源發展,本計畫成員中國文化大學行管系陳潁峰老師與陽光伏特家陳惠萍博士於4月18日特別應廣播節目Needs Radio之邀,在節目中分析未來在推動陽明山社區能源所應重視的正義課題。

由左至右為陳潁峰老師、陳惠萍博士,與Needs Radio主持人 陳瑋小姐

Share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